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校动态 > 教师动态

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

时间:2021-10-11 08:48:31 教师动态 我要投稿

 作者信息 

褚宏启/系国家督学、北京开放大学校长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振兴乡村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在人为,振兴乡村教育、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城乡教师队伍建设的差距,既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要原因。


农村教师队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不高。因此,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向有二:足够数量与较高质量。 


先说农村教师的数量问题。农村教育在教育形态上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主要集中在县城以上。从数量上看,学前教育教师缺编很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占用义务教育教师编制;义务教育教师在县域层面总量不缺,甚至还超出按照生师比所核定的数量,也就是超编,但是结构性缺编严重。 


结构性缺编主要有几种表现:一是某些学科存在结构性缺编,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二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有的学校或教学点学生数量很少,如果按统一的生师比计算教师配备数量,教师的数量会很少,结果一个教师要承担几个甚至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但负担很重,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三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缺编,主要表现为生活教师、心理教师严重短缺,以及安全防范、医疗卫生、餐饮住宿等非教学岗位工作人员严重短缺。此外,女教师生二胎三胎会导致一线教师数量不足,这个问题城乡学校都存在,但农村学校人手紧缺且难以找到临时代课教师,使得问题更为严峻与尖锐。 


解决结构性缺编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城乡“新双轨制”教师编制标准,由城乡倒挂的旧双轨制转变为向农村倾斜的新双轨制,放宽农村地区编制标准。首先,乡镇以下学校在以“生师比”为基准核定编制总量的基础上,引入“科师比”和“班师比”作为辅助配置方式,解决小规模学校尤其是村小与教学点的教师短缺问题。其次,增加生活教师、工勤人员编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再次,增加教师编制弹性,在区域层面设立若干个教师机动编制,及时补充一些学校的师资,解决因为女教师生二胎三胎、教师脱产培训等因素导致的一线教师不足问题。


再说农村教师的质量问题。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针对质量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是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三个方面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有二:通过职后培训,直接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制度建设,间接提升职业素养。


教师职后培训最大的问题是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够。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需要的是接地气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实践性知识”,而不是系统抽象的、以建构知识体系为目的的“学术性知识”,培训中给教师提供的知识应该符合有用、够用、好用的标准:“有用”是指有助于切实改进教学,而不是空洞无用的东西;“够用”是指能覆盖教师的工作领域,比如,教师的日常工作要做六件事,不能只教给他三件事的知识;“好用”是指提供的知识在语言表述上通俗易懂,便于实操与运用。


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前者简称为“能力”,后者可以简称为“动力”,能力意味着“能干事”,动力意味着“想干事”,要想“干成事”,能力与动力缺一不可,也就是说,“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在各种层次的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中,要重点提升教师的能干事的专业能力。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教学设计能力,即“备课”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即“上课”的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即“管班”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即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试”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即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个人反思与专业发展能力,即自我成长的能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实操技能,需要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切忌空疏无用。这些方面的培训,不能“以城市为中心”,要针对农村教育、农村学生的实际展开。 


教师培训不能只是教技能,还要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应该把“让教师想干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此外,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通过健全教师人事制度,尤其是完善教师激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乐于在农村学校从教。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要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关键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婚姻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以吸引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从教。此为治本之策。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十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