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校动态 > 国内教育

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面向2035的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预测与建设规划

时间:2021-10-11 08:43:15 国内教育 我要投稿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关键,科学预测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则是保证师资有效供给的基本前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进入“十四五”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由以基本均衡为目标的师资数量补足,转向以优质均衡为指向的师资结构优化。基于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科学预测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以综合改革的思维规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直面的重要现实问题。

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面向2035的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预测与建设规划(图1)

一、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应系统构建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科学研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师资需求,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提供明确的价值指向:

第一,以充足师资配置保障乡村学校实际教育需求。数量充足是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国家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大师资供给,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作为师资配置的主要依据,教师编制往往决定着师资供给规模,而以生师比方式核定编制导致学校规模越小、师资配置越为不足。但无论规模大小,乡村学校都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同时保证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事务有序开展。因此,教师编制核定应充分考虑学生规模、班级数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师工作量等多个维度,保障师资配置充分满足乡村学校实际教育教学需求。

第二,以优质师资配置促进乡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仅要保证高质量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也应具有核心素养、数字素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等未来教育变革趋势。由于乡村学校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寄宿制学生等特殊受教育群体,部分乡村学校面临着生活教师、心理教师以及其他工勤人员等非教学岗位专业人员需求。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科结构需求和功能结构需求,提高专任教师学科对口程度,按需配置非教学岗位工勤人员,使专任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之中。

第三,以动态师资配置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既要通过新老更替实现内部结构优化,也要通过外出培训、交流轮岗等方式增强外部互动。由于教师队伍尚缺乏良性退出机制,新教师补充受限于退休教师的空缺岗位数量。在师资配置紧缺的条件下,乡村学校无法保证教师的外出培训时间,而未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基本难以获得与其他学校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不断优化存量,充分考虑教师产病假、外出培训等因素造成的“机动性”人员需求。

二、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预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王广州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预测我国乡村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研究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乡村数据为基础数据,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界定为6~14周岁的儿童(6~11岁为小学阶段,12~14岁为初中阶段)。相关预测参数设定如下:

(一)在校学生数

乡村学校在校生数与学龄人口规模、毛入学率以及教育城镇化率紧密相关,其中学龄人口规模受生育政策调整和城镇化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具体参数设定如下。第一,总和生育率。依据部分人口学者重新修正“六普”数据后对我国生育率的估计值,本研究将生育政策未调整之前的总和生育率设定为1.5。“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新增学龄人口数量,本研究则借鉴易富贤、王广州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第二,城镇化率与教育城镇化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学界也有研究通过模拟仿真预测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2.31%。以此推算,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年均增长0.91%。义务教育城镇化率则明显高于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5.78%和86.53%。但随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由教育资源不均引发的学龄人口过度集中现象将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城镇化率也将逐渐趋近于城镇化率。基于此,本研究假定在预测期内义务教育城镇化率保持在2019年水平不变。第三,毛入学率。由于不同地区适龄儿童入学时间不同,某一年的在校生数量往往要高于相应的学龄人口数量,即毛入学率高于100%。为了有效估算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规模,本研究以毛入学率作为学龄人口入学指标。

(二)班额

班级规模直接影响着学校师资需求。在既定在校生数的学校,班额越大,所需教师越少;班额越小,所需教师越多。由于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乡村小规模学校,生源少、班额小将直接影响其师资需求。本研究假定乡村小学阶段规模超过100人的学校平均班额为35人,规模介于51~99人的学校平均班额为25人,规模介于1~50人的学校平均班额为15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较为集中,因而假定其平均班额为45人。①

① 据统计,2015年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11420所,占乡村学校总数的55.7%,占全国小规模学校总数的87.9%;在全国小规模学校中,70.2%的小规模学校规模不超过50人。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本研究测算中假定有10%的农村学生分布在100人以内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其中规模为1~50人和51~99人的小规模学校权重各为50%。 

(三)课程设置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划定了相应的弹性幅度范围。基于此,本研究设定我国小学一二年级的周课时为26节,三到六年级的周课时为30节,七至九年级的周课时为34节。基于乡村学校师资结构优化的实际需求,可依据各年级在校生数量、班级规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周均课时数,测算各年级不同学科的师资需求数量,获取预测年份师资需求总量,测算模型如下:

图片

其中,Tij为预测年份的师资需求总量;αi为第i个年级的班级数量;βij为第i个年级j课程的周课时数,其中课程j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或体育与健康)、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地方与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11门课程;k为教师平均周课时数。 

(四)教师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均等化是保障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工作量与课时数、课前准备时间、课后辅导时间有着紧密关系。不同教师对课前课后时间的安排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日常工作课时数可作为衡量工作量的基本准则。本研究将小学教师的周工作量设定为14节,初中教师的周工作量设定为12节。① 

三、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预测结果

乡村教师需求预测既要科学测算师资总量盈缺情况,也应对未来师资需求结构作出基本判断。理想的教师结构应有利于提升当前及未来的教育质量,即教师数量充足、质量有保证并且有充分的专业成长空间。基于2020—2035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结合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从供给结构、专业结构以及功能结构对师资需求结构进行科学预测。 

(一)师资需求变化相对平缓,小学阶段师资存在缺口

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内人口堆积效应并未对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造成太大压力,乡村学校师资需求总量变化相对平缓。整体上来看,乡村小学师资需求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初中师资需求则呈现倒“N”型的变化趋势。小学阶段师资需求随生育政策效应显现而不断增加,并在2027年达到峰值194.98万人;而在生育堆积逐年释放后,师资需求由峰值开始逐渐下降至2035年的144.77万人。初中阶段师资需求受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相对滞后,学龄人口向城性流动使初中师资需求一度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小学阶段学龄人口峰值逐渐向初中阶段过渡,初中阶段师资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54.86万人,之后呈现小幅下降态势。

① 课题组基于全国18省份35个县(区)的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小学教师平均周课时数为18.31节,期望周课时数为13.23节;乡村初中教师平均周课时数为13.75节,期望周课时数为10.72节。

长期来看,乡村学校师资存量相对充足,但若按照生师比编制标准配置教师将可能造成小学阶段存在较大师资缺口。目前我国参与教师培养的院校涉及三大类,包括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和职业院校,其中本科及以上培养层次在校生规模为146万人,而专科层次在校生为52万人、中专层次在校生为123万人,其中参与中专层次的院校数量达到2783所。随着国家公费师范生、地方定向培养等乡村教师补充政策力度持续加大,乡村师资储备数量不断扩大;国家一系列惠及乡村教师的政策举措出台,也使大量优秀师范生志愿投入乡村教育事业。2016年,山东乡村教师公费师范生报录比达7∶1,其9所师范院校全部在提前批二本线以上录取;2017年,甘肃招聘特岗教师人数为4650名,其报录比达5∶1。然而,由于存在数量庞大且分散着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规模取向的师资配置方式将使小学存在着巨大的师资需求缺口;相对而言,乡村初中阶段学龄人口较为集中,师资配置则略有过剩。按照当前城乡统一生师比标准测算,乡村小学师资年均缺口量将达到29.42万人,而生源相对集中的乡村初中学校年均富余量为8.05万人(见表1)。

(二)师资更新速度缓慢,年轻教师补充需求迫切

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基数大”且“退出慢”,既有核定编制数量难以满足新教师补充需求。2019年,乡村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分别为182.43万人和55.79万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占比分别为38.21%和36.44%,50岁以上教师占比分别为20.79%和15.70%。当前乡村学校普遍处于超编状态,由于乡村学校老龄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且其退出需要较长周期,短期内年轻教师补充存在较大难度。如果按照当前新老教师的更替速度推算,2025年,乡村小学和初中阶段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将分别为32.80%和27.00%,而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则分别为23.56%和25.29%。随着一批老龄教师的逐步退出,乡村教师更新速度将有所加快,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得以提高,但老龄教师仍占有相当大比例。到2035年,乡村小学和初中阶段35岁以下的教师占比将分别为36.72%和35.43%,50岁以上的教师占比则分别增长至24.24%和28.80%;师资更新速度缓慢仍将使乡村教师队伍呈现明显的老龄化态势,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必然影响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承,并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产生深远影响。

表1,2020—2035年乡村学校师资盈缺预测结果 

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题|面向2035的乡村教师队伍需求结构预测与建设规划(图2)

注:表中“-”代表师资缺口量;“+”代表师资剩余量,下文同。

在教师编制标准向乡村学校倾斜的政策背景下,乡村学校师资补充力度不断加大,这将有利于缓解老龄教师难退出对师资结构优化的不利影响。要使青年教师所占比例结构优于当前水平,那么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新补充教师至少应使30岁以下小学阶段教师数分别达到48.27万人、56.62万人和67.66万人,新补充教师至少应使30岁以下初中阶段教师数分别达到14.09万人、15.50万人和16.62万人。

(三)语数外师资存有富余,科学、体育、综合实践等学科师资缺口严重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束缚,部分地区农村学校过度强调“主科”学业成绩,而容易忽视“副科”的教育,师资配置未能充分兼顾学科结构均衡。在教师编制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出于“功利化”和“实用性”的考量,部分乡村学校长期注重补充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而忽略音体美等其他学科的师资配置,造成师资学科结构失衡尤为凸显。对于师范生个体而言,音体美等学科相对较高的教育成本使其往往具有更高的薪酬期望,而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显然无法达到其心理预期,这也导致部分乡村学校面临音体美等学科“招不到人”的局面。

如果按照当前师资配置方式补充学科教师,语数外等学科将可能出现富余,而音体美以及其他学科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口。2019年乡村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占比分别为36.19%、30.10%和7.19%,超过2020—2035年年均所需教师数量的14.13%、16.16%和2.52%;初中阶段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教师占比分别为24.55%、23.16%和20.19%,超过2020—2035年年均所需教师数量的6.90%、8.46%和11.37%。除语数外三门学科外,乡村小学阶段其他学科均将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师资供给不足,其中体育、品德和科学年均师资缺口分别达到6.57%、4.19%和3.72%,美术、音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均师资缺口也分别达到2.58%、2.38%和0.94%。乡村初中阶段教师总量相对充足使其师资配置较优于小学阶段,但学科间师资配置不均衡仍然存在,其中科学、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年均师资需求缺口分别达到7.96%、1.45%和6.10%(见表2)。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必将对乡村师资配置提出更高要求。乡村小学和初中阶段除传统学科外还存在巨大的其他学科课程师资需求缺口,这些学科课程既包括劳动教育、人工智能等,也涉及乡土文化、地方民俗等校本课程。相关学科的师资配置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将影响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以及身心全面发展。 

表2 2020—2035年乡村学校各学科教师年均盈缺预测结果①

图片 

(四)临时岗位教师供不应求,机动编制缺口较大

在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有限的条件下,教师外出培训、病产假等情况不可避免地造成学校存在较大的师资缺口。从预测结果来看,2020—2035年期间,乡村小学所需机动编制数量至少应达到其教师总量的20.66%,乡村初中所需机动编制数量至少应达到其教师总量的18.89%。一方面,机动编制可用于保证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师资配置紧缺的情况下,乡村教师普遍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难以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培训学习。进入“后疫情时代”,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必然成为提高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其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以适应未来教育变革,应保证乡村教师参与培训的基本时间。如果按照轮训周期为5年、轮训时间为3个月测算,则需要配置5%的机动编制,才能够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此测算,2020—2035年期间,乡村小学和初中阶段年均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将分别达到8.52万人和2.28万人。另一方面,机动编制可用于缓解乡村学校因教师产病假造成的临时性“缺人”问题。虽然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后堆积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逐步得到释放,育龄女教师“扎堆”生育的现象有所缓解。然而,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女教师占有相当大比例,乡村学校面临着女教师孕产假造成的“临时性缺人”。2019年乡村小学和初中的育龄女教师数量分为85.70万人和23.25万人,如果有三分之一的育龄女教师在短期内具有生育意愿,那么小学和初中阶段面临的孕产假教师占教师总量的15.66%和13.89%。以此推算,2020—2035年期间,乡村小学和初中因教师孕产假产生的师资缺口量分别约为年均26.69万人和6.34万人。

① 表中2019年各学科师资占比数据来源为《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9》;2020—2035年盈缺占比即2020—2035年期间各学科年均师资需求与2019年师资配置情况的差值。

(五)师资需求类型趋向多样,非专任教师岗位需求量大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对师资配置类型提出更高要求。在农村学龄人口流入端,县镇寄宿制学校兴起使专业化生活教师需求日益凸显。若小学阶段按照100∶1、初中阶段按照150∶1的标准配置乡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预计2020—2035年期间,小学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年均需求缺口为3.81万人,初中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年均需求缺口为2.83万人。

在学龄人口的流出端,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大且分布广,保证其师资配置充足面临着巨大挑战。从预测结果来看,2020—2035年,乡村小规模学校年均数量达10.09万所,届时这些小规模学校年均所需教师缺口达19.52万人。由于乡村小规模学校中存在大量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教师在其成长中不仅承担着教育教学责任,也不同程度地扮演着学生心理疏导以及生活指导的角色。因此,应以乡镇为基本单位配备留守儿童关爱教师,主要负责所在乡镇中小学生的心理指导与咨询、留守儿童关爱等。若每个乡镇中心校或示范校设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并配有两名指导教师,那么2020—2035年,平均每年乡村留守儿童关爱教师的需求量将达到6.28万人。 

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规划

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使师资供给匹配需求结构,也应逐步优化师资存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既要求扩大优质师资供给,为乡村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也要探索多渠道实现“共享师资”,盘活乡村学校教师资源存量。

(一)完善卓越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

为满足高质量乡村教育发展需求,应稳步扩大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着重提高定向师范生培养质量,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且兼具乡村教育情怀的卓越定向师范生。

第一,建立多级财政分担的定向培养投入体系。受地理区位、财政能力等因素制约,部分地方定向师范生培养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的困境。为此,应统筹资源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水平,依据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培养规模等综合指标确定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比重,逐步提高定向师范生补助标准,完善差异化的“后补偿”学费代偿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地方师范院校。

第二,创新卓越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长期来看,语数外等学科师资配置趋于饱和,音体美等学科师资不足的局面逐步改善,而科学、综合实践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将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短板”。因此,卓越定向师范生培养应扭转“主科”“副科”有别的培养模式,突出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设置综合实践、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相关课程,使“新师范”培养的乡村教师具有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专业素养。

第三,健全定向师范生履约任教制度。制度约束是保证定向师范生能够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必要条件,但服务期限过长或违约成本过高容易造成部分定向师范生“被动”留任乡村学校。为此,应在“制度约束人”的基础上,探索“条件吸引人”的激励举措,建立定向师范生硕士培养计划,畅通定向师范生职后发展渠道。 

(二)健全精准化乡村教师补充机制

在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的情况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普遍“重数量、轻结构”,师资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为此,应优化编制配置标准及管理制度,逐步探索规范的编外教师用人机制,保障师资供给满足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

第一,制定科学化教职工编制标准。我国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的确立主要关注班师比标准(1984年)和生师比标准(2001年)两个节点。尽管编制标准自2014年以来调整为城乡统一生师比,并探索以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为村小和教学点配置师资,但实质上仍以生师比为基准核定编制需求总量。随着学龄人口变动、新课程改革等外部环境变化,原有编制标准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对师资配置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也造成了师资供需矛盾不断凸显。因此,应基于多维指标研制符合当前及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编制标准,充分考虑学校不同类型人员编制需求,合理设置教务及工勤人员“附加编制”,考虑乡村学校教师脱产培训、产病假等因素增设“机动编制”。

第二,提高乡村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师资配置是一项周期性工作,而学龄人口变动则往往是非预期的。一旦学龄人口变动,师资配置则可能因调整不及时而出现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的局面。因此,地方政府应定期根据生源变化核定教师编制,统筹区域内事业单位编制调配,优先保障乡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配置;实行乡村教师定岗定员招聘,保证新教师能够补充到紧缺岗位;探索跨区域的教师调配机制,避免师资配置出现“紧缺”与“闲置”并存的局面。

第三,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学龄人口分布格局持续变化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县镇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学校办学的主要形态,而在这两类学校的教育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留守儿童和寄宿制学生,其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冗杂。在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的条件下,教育编制优先用于配置乡村学校专任教师,而无法满足乡村学校对非教学岗位人员配置的需求。为此,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探索市场化方式配置非教学岗位人员,合理设置编外聘用人员配置标准、薪资待遇标准以及岗位从业资格标准。

(三)构建常态化优质师资共享机制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保证增量供给,也应注重存量优化。在编制总量控制的情况下,推动优质师资共建共享成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探索跨区域师资共建机制。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以及学校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组织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师资共建不仅能够促使交流教师个体尽快融入新场域,而且能够以师资团队力量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通过学校共建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以师资组团的形式向薄弱学校派出“管理成员+骨干教师”团队开展交流合作。

第二,完善县域内优质师资共享机制。在初始教育资源配置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促进教师资源“二次配置”是师资结构优化的关键。地方教育部门应统筹教师编制,建立健全全员教师参与的交流轮岗约束和激励机制,推动实现教师资源有序调配。为了使小规模学校获得优质均等化教育资源,可通过“中心校辐射”“小规模学校联盟”等形式,在适宜地区推广联校走教模式,提高优质师资配置效率,缓解部分学校紧缺学科师资不足的局面。 

第三,搭建“共享师资”信息化平台。进入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而运用“同步课堂”“双师课堂”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将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辐射带动作用,突破师资结构失衡对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制约。为此,应全面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地方政府与城市优质学校、在线教育机构合作机制,提升乡村教师信息化核心素养,推动在线优质教师资源覆盖师资紧缺的乡村学校及学科。

                                                                 (本文编辑:吕允英)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十期,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